1 输入、输出辊道 辊径*辊距 Ø127X1000
输送长度 10000 mm
减速机 变频调速(2.2 KW)
2 抛丸清理机 斗式提升机 提升量 60T/h
减速机 XWD7.5-5-17
功率 7.5kw
纵向螺旋输送 输送量 60T/h
减速机 XWD4-4-17
功率 4kw
横向螺旋输送 输送量 60T/h
减速机 XWD3-4-17
功率 3kw
抛丸室 工件进口巨大高度 1000 mm 积木式高铬耐磨铸铁板防护寿命
工件进口巨大宽度 1000 mm
除尘 除尘形式 沉降+布袋
风量 14720m3/h
功率 15kw
3 电气控制系统 采用常规控制
4 抛丸器 Q034直联式 4x15kw
抛丸量 250kg/min
5 总功率 约93.9kw
三、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
被清理的工件放在输入辊道上,由辊道自动送入并通过抛丸清理室抛射区域,工件经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束的冲击,其表面的氧化皮、残余焊渣、污物以及其它附着物被迅速排除。工件末尾经输出辊道送出,以备下一道工序使用。
输入辊道 抛丸室 输出辊道
四、主要特点概述
本机主要结构包括:辊道系统、抛丸清理室、抛丸器、丸料循环系统、供丸系统、除尘系统和电控系统等部件。
5.钢材输送系统
5.1辊道系统是由输入辊道、室内辊道和输出辊道三部分组成。
5.1.1 输入、输出辊道辊轴均采用优良碳素钢无缝钢管与调质轴头电焊而成。外形及安装尺寸焊后加工,即保证了承载负荷1T/m,又保证了同轴度。
5.1.2 抛丸室内辊道均装有可方便更换的中铬耐磨铸铁护套。辊轴两端采用锰钢耐磨材料迷宫式密封,完全杜绝弹丸对两端轴承的磨损。
5.1.3 输入及输出辊道分段传动,无级调速,即可以与整条线同步运行,又可以快速运行,以达到钢材快速行进到工作岗位或快速开出到卸料工位的目的。
5.2、抛丸清理室
抛丸清理室主要由钢板及型材电焊而成,箱式结构,主要包括前密封仓、抛丸仓、后密封仓。
5.2.1、抛丸仓
抛丸仓为抛丸作业区域,其上、下两侧各布置2台抛丸器,根据被清理工件的特点,选择巨佳抛射位置安装。工件进入室丸器开始抛丸,抛丸器在不同位置向工件抛射丸料,工件表面附着物以及残余焊渣迅速排除,其箱体内壁衬有一层耐磨护板,护板均为插入式安装,更换十分方便。
5.2.2、密封仓
进端密封仓为工件进入通道,设有多层密封帘,在侧向和垂直方向布置,密封弹丸。
5.3、抛丸器
本机采用4台Q034直联式抛丸器。抛丸器是本机的关键意部件,主要由叶轮、叶片、分丸轮、定向套、电机等零部件组成。
其工作原理是:抛丸器的叶轮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和风力,当丸料流入进丸管时便加速带入高速回转的分丸轮中,在离心力的作用下,弹丸经定向套窗口抛出,由高速回转的叶片沿叶片长度方向加速运动直至抛出,抛出的弹丸形成一定的扇形流束,打击工件表面。
叶轮、叶片、分丸轮紧固在电机主轴上,并随其一同高速旋转,定向套固定在抛丸器罩壳上。
将定向套的窗口转动,可随意改变弹丸的抛出方向,窗口角度的大小决定弹丸的径向散射角,一般径向散射角比定向套角大100左右。
弹丸的轴向散射角为80,弹丸的定位角为1050,弹丸的抛射角为400。
六、 弹丸循环净化系统
弹丸循环净化系统由循环系统和分离净化系统构成,这两部分又分为丸料仓、溜丸管、弹丸操控器、(抛丸器、)螺旋输送器、斗式提升机、分离器和弹丸补充器等。该系统的弹丸操控器、螺旋输送器、斗提机和丸砂分离器在电控系统中设置联锁:后工序不工作,前工序无法运行,这样避免了因弹丸堵塞而出现的设备故障。
6.1、斗式提升机
斗式提升机由减速机、上下滚筒、强度高输送胶带、料斗、涨紧装置等组成。
罩壳采用折弯成型电焊结构。其侧面设有检修门,以维修、更换料斗。下罩壳的正面及侧面均安装有活动门,以维修下部传动,排除底部弹丸堵塞。
离心重力方式落料。工作时,固定在输送带上的料斗将底部的丸料刮起,并将丸料送至**部,然后靠离心重力方式落料。
鼠笼型滚筒,中间略突起。既提高了提升胶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,避免了老式光皮带轮的打滑现象,又降低了提升皮带的涨紧力,延长了使用寿命。并且,能够防止弹丸卡在下部皮带轮与皮带之间令皮带跑偏的现象,弹丸轮辐与皮带之间流出。提升机装有轴装式制动减速机,以防止因停电等原因提升机发生逆转。
提升量留有百分之10余量。因为提升机靠离心重力方式落料,每次落料时,总会有部分物料回落到提升机中,因而需适当加大提升量。
6.2、螺旋输送器
螺旋输送器由摆线针轮减速机、螺旋轴、输送罩、带座轴承等组成,是一种标准的丸砂水平输送设备,是抛丸机弹丸循环系统的生要组成部分。
本部件的螺旋叶片采用16Mn材料,其内外圆均经特殊工艺进行加工后拉伸而成,节距、外圆尺寸均十分准确,提高了使用寿命。
6.3、丸砂分离器
本机采用BE型满幕帘式分离器,是我公司引进瑞士+GF+ . DISA技术生产的。
组成:分选区、输送螺旋、丸料仓、弹丸控制闸、等
工作原理:
从斗式提升机流入的丸砂混合物,由螺旋输送器使其沿分离器全长粗略布料,形成瀑布状丸砂流幕。完全解决了大流量分离器布料不均,弹丸分离不完全的弊端。采用了调节幕帘式分离器结构。满幕帘砂流,利用重力风选原理,将流幕中的弹丸与金属氧化皮碎片、破碎弹丸及粉尘有用分离,大颗粒废料从分离器丸料分离筛分离,细小丸料、粉尘从废料出口流出,弹丸进入丸料仓进行循环。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可达百分之99.5以上。
6.4、抛丸除尘系统
结构及工作原理:
(一)结构
LC系列滤袋式除尘器由集灰斗、箱体(分为上箱体、下箱体)、滤袋、反吹系统等部件组成。详见LC系列滤袋除尘器结构示意图。
滤袋
虑袋采用特殊双线机缝制,采用绒布208材料。
巨小的筛孔可以把大部分亚微米级尘粒阻挡在滤料外表面,使其不能进入底层纤维内部。因此在初期就能形成透气好的粉尘层,使其保持低阻、效率高。由于粉尘不能深入滤料内部,因此具有低阻、便于清灰的特点。
(二)工作原理
本设备在除尘风机的作用下,上箱体箱内形成负压,含尘气体从除尘器的进风口进入下箱体,含尘气体中的较粗颗粒在自重作用下直接落入集灰斗并储存起来,从而起到了预收的作用。其它较轻的粉尘随气流流向滤袋,被挡在滤袋的外表面,被过滤后的净化气体进入上箱体经出风口排出,由风机和烟袋排入大气。
随着过滤工况的持续,积附在滤袋外表面的灰尘也随之增加,除尘器阻力逐渐变大,降低了除尘效率。为保证除尘工作正常进行,由反吹系统对各个滤袋进行反吹,滤袋在高压气流冲击作用下,滤袋外表面的积尘被吹落,经常保持滤袋的良好透气性。反吹是由清灰系统按设定的脉冲程序,定时向电磁阀发出信号进行反吹工作。
落入集灰斗的颗粒,通过阀板排出,落入储灰箱(用户自备)。
6.5、电控系统
电控系统采用常规手动控制,便于调试人员对设备进行调整:此时操作人员可按顺序依次启动各部件,也可不按顺序对单个部件进行点动运行,来测试各部件性能。电控箱引出接线至设备分线盒,能满足拆装、移动要求。